查看原文
其他

2019暑期档大幕拉开,盘点近十年电影市场大盘

周思艺 文化产业评论 2021-07-16


第2479期文化产业评论


随着电影市场向着产业化、纵深化、专业化发展,“档期”成为一个重要的营销节点。在2019年的春节档电影热潮渐渐消退之后,跨度长达三个月的暑期档电影也将如期而至。回观过去十年的暑期电影之路,2019暑期档将会何去何从?



作者 | 周思艺

来源 | 文化产业评论


正文共6458字 | 阅读时间预计22分钟


近年来,随着电影市场向着产业化、纵深化、专业化发展,“档期”成为一个重要的营销节点。2019年春节档,春意之浓也喻示着档期电影的热潮,科幻电影《流浪地球》以新颖的题材和宏大的架构书写中国本土科幻叙事,票房高达46.54亿元,韩寒导演的《飞驰人生》则走燃情+喜剧路线,将赛车题材发挥到极致。而后则迎来所谓的“平三淡四”,进口片盘踞,国产电影遇冷。及至6月,时间跨度长达三个月的暑期档已然来临。盘点近十年暑期档电影的趋势与特点,2019年暑期档将逆风飞翔还是依势下滑?



票房:整体提升,头部驱动


自2009、2010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《文化产业振兴规划》和《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近十年来,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发展。暑期档电影市场表现也日渐强势,从2009年的16.32亿快速扩容为2018年的174亿,“井喷”之势,不可抵挡。除了2012年和2016年微有停滞外,暑期档电影票房整体稳步提升,年同比增长超过30%


△ 数据来自易观、艺恩智库;自制图表


2014年暑期档上映新片74部,2016年暑期档有96部新片上映,2018年上映新片约121部。在暑期档电影数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,我们却可以看到,第一梯队影片票房优势依旧集中,头部效应明显。从2011年到2018年暑期档TOP5的影片票房贡献占比都在50%上下浮动,2015年和2017年在甚至达到60%。这主要依赖于头部优质内容的驱动,2015年《捉妖记2》票房愈24亿,2017年《战狼2》更是斩获56.8亿票房,一举燃烧整个暑期档的票房。


△ 自制图表


受众:增速放缓,需求升级


  • 观影人次增速放缓


△ 数据来自艺恩智库;自制图表


2011年,在线团购兴起,不到半年时间里,4000多家网站将电影票团购纳入原有业务体系。电影“票补”也随之而来,解决了电影票太贵的难题,并且通过低价培养了一批观影群体,快速带动了我国电影市场的发展,2013年到2015年,暑期档观影人次快速增长,平均增速超45%。2015年下半年,为了规范电影市场的恶性竞争,营造健康公平的市场环境,国家推行“限补令”,市场上票价补贴减少,这也客观影响到了2016年后,电影观影人次的增长。



  • 既要娱乐,也要深度


随着观众观影经验的增长,观影需求进一步升级,对影片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,从“有影可观”走向“优质体验”。在2015年以前,占据暑期档电影票房前列的,很大部分仍是好莱坞大片。以2011年为例,《变形金刚3》和《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(下)》等进口大片声势夺人,而国产电影虽有《建党伟业》和《窃听风云2》等支撑,却未尽人意。这一方面与国产电影的制作水平和工业美学的不足有关,一方面也可以看到早期观众对于视觉奇观和外国大片的依赖心理。


△ 2011年暑期档票房排名


但到了2018年,《我不是药神》和《一出好戏》等具有现实意义国产电影,纷纷突围而出,赢得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。同时,进口大片《侏罗纪世界2》、《巨齿鲨》和喜剧电影《西虹市首富》也收获颇丰。这说明,一方面,类型审美和奇观消费仍然是普通观众不可缺失的一部分;另一方面,影片所导向的精神内涵和现实寓意也成为了观众评判的标准


△ 2018年暑期档票房排名


时代在进步,观众对于电影的欣赏能力也在不断提升。过度依赖大制作的模式已经不再可取,只有制作精良、内涵丰富、质趣兼得的高品质影片才能得到市场的回报和受众的优选。


内容:一波三折,回归理性


  • IP风起,喜忧参半


在“互联网+泛娱乐”的时代,IP经济逐渐成为国内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商业形态,并深刻影响了文学、游戏、影视、音乐等细分文化娱乐领域。2013年,IP的概念开始在电影行业落地生根,并且很快枝荣叶茂,花飘果坠。



2015年暑期档,IP热潮持续升温,《捉妖记》历时6年,力图打造民族化、本土化的奇幻IP;《侏罗纪世界》接续环球影业《侏罗纪公园》大型IP,以紧凑的情节和奇幻的恐龙世界吸精无数;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》则将中国最经典的IP之一西游记活化,突破了国产动画低龄化的刻板定位,以匠心制作和精神内涵,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。


△ 2015年暑期档影片


电影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和IP的蔚然成风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:制片公司盲目追逐热门ip,信仰粉丝效应,寻求票房快销,忽视了对剧本的打磨和艺术的坚持;IP改编电影量增质减,市场反映喜忧参半。在2016年的暑期档中,IP已经不再是保证高票房的丹书铁券。除了好莱坞大片《魔兽》《X战警:天启》、国产片《盗墓笔记》、合拍片《寒战2》表现相对较好,其他IP影片的票房都远远低于预期。这也提醒着从业者,资本总会回归理性,关注品质,深耕内容,才是根本之道。



  • 回归故事,深耕内容


如果把电影比作一道菜肴,那么对于过去的观众,其色艳、其香浓就可谓之大片、佳片,然而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,被美色包裹的外表已经无法触及受众的根本需要了,这时候更要注重的是菜肴的质感和味道



自2017年暑期档起,国产影片质量有了明显回归,并且在2018年暑期档达到更高峰。这表现为:其一、主旋律电影首次领跑暑期档,《战狼2》以燃情内核和爱国情怀,映照了当代国人的观影期待,造就了56.8亿元的票房神话;其二、以诚意和人文情怀创作的优质文艺片市场逐渐打开,纪录片《二十二》收获1.7亿票房,刷新该类型记录;其三、现实主义作品不断涌现,《我不是药神》刻画了生命的悲苦与人性的复杂纯粹,《一出好戏》以荒岛秩序建构了对现实社会的隐喻;其四、中国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动画作品之中,《大护法》《阿唐奇遇》《豆福传》等都以讲中国故事作为根本立足点。


类型:分期明显,纵横捭阖


  • 分期明显:凤头豹尾猪肚


回顾近十年暑期档,会发现在6-8月三个月中,由于受众分化、档期优势等等原因,呈现出了明显的分期效应。暑期档前期,六一儿童节带来一批应势而出的动画作品,而后则往往是进口片盘踞市场,引领票房。暑期档中期,国产影片强势发力,类型丰富、惊喜时现,受七夕影响,往往多喜剧和爱情题材电影。暑期档后期,主要维续前期热度或有票房黑马弯道超车,呈现不同的景观



以2017年暑期档为例,日本系列动画片《哆啦A梦:大雄的南极冰冰凉大冒险》端午节上映,儿童节继续发力,最终票房1.5亿。6月2日,《神奇女侠》上映,首周便收获票房2.6亿元。接下来的三周,《新木乃伊》《异形:契约》《变形金刚5》等好莱坞大片持续统治6月票房。而后则进入国产电影的高峰时期,科幻片《逆时营救》29日登榜,最终票房超两亿;张扬导演的《冈仁波齐》对标《变形金刚5》,交出了艺术片的高分答卷,获得超1亿票房,豆瓣评分7.7;7月中期大IP《悟空传》入场,广受市场追捧,排片率一度接近四成,总票房近7亿元。7月末,《战狼2》开画,并带动暑期档后期,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次市场奇迹。



  • 电影类型广度和深度拓展


近年来,暑期档影片类型化程度高,横向拓展、纵向深耕。从易观数据可以看到,暑期档影片的类型不断丰富,从2014年的13种到2017年16种,广度拓展。



除了发挥较为稳定的科幻片、喜剧片、动作片,以人文情怀和独特视野动人的艺术片、以工业制作和美学意识争先的动画片、以现实关怀和思想深度拓疆的现实题材片,都获得了更高的市场关注,实现口碑与票房的同步,提高了暑期档影片深度。同时,类型融合和多元素并存的趋势更加明显,丰富了类型电影的内涵。


2015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片《大圣归来》获得9.7亿票房,开启国漫雄风;2016年国产原创动画《大鱼海棠》画风唯美,艺术创新性强,延续了国漫的优势;2017年青春片《闪光少女》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,以二次元、民乐等元素书写了青春电影的类型变奏;2018年电影《快把我哥带走》融合了喜剧和奇幻元素,凭借温暖有趣的故事一路逆袭,成为票房黑马。



导演:老牌摆渡,新生破浪


暑期档虽不乏老牌导演坐镇,但更多的是新生代导演施展拳脚,破浪前行。论跨界,“演而优则导”,有邓超导演的《分手大师》,大鹏处女作《煎饼侠》,黄渤作品《一出好戏》;“写而优则导”,有韩寒的《后会无期》,郭敬明的《小时代3》;其他如小沈阳、李昕芸的导演处女作《猛虫过江》《龙虾刑警》。论新生,有文牧野的电影处女作《我不是药神》,毕赣的首部剧情长片《路边野餐》,韩延的新片《动物世界》。论转型,有“史莱克之父”许诚毅首次亮相国内电影界的《捉妖记》,田晓鹏首部长篇动画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》,彭大魔、闫非从小剧场到大荧幕的爆款喜剧《西虹市首富》,以及从电影剪辑师转型当导演的肖洋的《少年班》。



作为暑期档电影的新生力量,他们的教育背景更加复杂,有演员、作家出身的,也有从相关行业转型的;有具有专业教育背景的,也有“底层”打拼上来的。他们的营销意识和技术手段更加成熟,浸透在互联网的环境之下,他们更善于应用网络传播手段与数字技术,创作更为精美的电影画面和市场效益。新生力量的成长,也势必给中国电影注入新的活力。


营销:营销前置,方式多元


如果回到十年前,没人能够想象,票房破亿已经不再是一个光环,而只是大片的基准。也没有人能想象,互联网时代“秒杀”、“团购”、“抖音”等新潮营销方式的兴起促使用户消费模式变化,使得营销成为更重要的环节。因而,电影产业发展的专业化要求营销从以往的宣发环节中独立出来,成为产业链上完整的一环,电影的票房成绩越来越倚重专业电影营销公司的力量。根据德勒研究数据,在2016年票房过亿电影中,第三方主导营销占比达79%。



电影出品方、发行方对电影营销的专业性和品牌的认知度更加深刻,对电影营销的投入不断增加,多元化的营销方式成为潮流。以2015年暑期档为例,《小时代4》与阿里巴巴的携手,借助“淘宝电影互联网发行第一单”的噱头开启在线预售,两天内售出近50万张电影票。《大圣归来》宣发方影联传媒在新浪微博上发起“自来水”口碑营销,通过大V点评和用户二次传播造势。《煎饼侠》宣发方自在传媒线上线下并行,以互联网为风口,通过病毒视频、大鹏“上街卖煎饼”“大鹏进蓝翔”等营销话题保持长时间的热度;以下沉式路演为重心,主创人员在31个城市、188家影院做了211场见面会,激发“小镇青年”的观影热情。


△ 猫眼:《煎饼侠》营销事件


但营销渠道多元化的同时也带来隐忧,在互联网红利放缓、受众需求升级的背景下,营销难度也大大增加。如何优化营销细节,有效调动观众观影兴趣,成为电影宣发领域共同面临的难题。


2019暑期档前瞻


回顾完近十年的暑期档电影趋势演变,现在就让我们回归2019年暑期档。今年暑期档,目前已有81部电影公布定档日期,总上映数量约95部。比起2017年109部,2018年121部的体量,今年暑期档看起来有些“先天不足”。



在刚刚过去的端午档,虽然有变种人终章《X战警:黑凤凰》,颇受期待的港片续集《追龙2》和IP青春电影《最好的我们》接连发力,但票房总量甚至还不如《哥斯拉2:怪兽之王》11天的积累。由于类型、口碑等限制,单部电影未来落点也难以突破5亿大关。


这不由得令人担忧,2019暑期档,能够使跌了半年的内地影市回暖吗?


△ 2019暑期档已定档重要影片


而翻开今年的暑期档片单,我们可以看到,今年暑期档的几大特点:


  • 阵容:主创团队吸精不足,缺乏大制作、大IP


在今年暑期档国产电影中,鲜有知名的大导演和重量级影片,流量明星也悉数退场,除了易烊千玺参与的《少年的你》和鹿晗主演的科幻制作《上海堡垒》之外,其他影片大多由中生代演员和新生实力派演员坐镇。被称为华谊兄弟“救命稻草”的管虎战争巨制《八佰》,由王千源、张译、姜武等中生代实力演员演绎,成为最具爆点和不可预知的票房炸弹。



除此之外,一眼就能看出“爆款”潜质的电影实在有些缺乏。一方面,由于市场波动,大中型影视公司的投资趋于维稳,不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;另一方面,税收风波和政策调整也会给整个行业带来长期的影响,相比之前更为克制。


但暑期档仍有一些前景看佳的影片:观众缘不浅的实力小生彭昱畅、王大陆、魏大勋等带来了青春喜剧《伟大的愿望》;刘德华、古天乐对阵的港片《扫毒2》风起云涌,锐气十足;邓超+俞白眉再次携手打造《银河补习班》,主打父子亲情牌。黄晓明、杜江、谭卓合作的《烈火·英雄》,将叩响8月市场。8月9日上映的《使徒行者2:谍影行动》,张家辉、古天乐将再续兄弟情。



  • 题材:原创、动画成新宠,喜剧、动作落下风


从类型上看,2019年暑期档剧情片和动画片占比最高,分别有28部和20部。剧情片涉及青春、爱情、家庭、犯罪、灾难等多元主题。动画片则包括日本超级IP《哆啦A梦》《千与千寻》和好莱坞续作《玩具总动员4》、《爱宠大机密2》。



与之相反,往年大势的喜剧片、动作片却存量较小。尤其是喜剧片,除了《伟大的愿望》《鼠胆英雄》、《跳舞吧!大象》几部电影,很难再看到去年《西虹市首富》的风光。这一方面体现了电影市场以原创内容驱动,更加注重电影品质的倾向。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电影市场降温,娱乐化元素消减,呈现出一定疲软的态势。


  • 时段:不褪色的三段论


若无黑马出现,今年暑期档仍然会经历前期进口片统治市场,中期国产片显露锋芒,后期市场回落三个阶段。回看历年6月份的市场票房,进口片的票房成绩一般占到总票房的80%左右。今年6月份,好莱坞大片《X战警:黑凤凰》《黑衣人:全球通缉》《蜘蛛侠:英雄远征》分三周上映,国产片则摆出青春片《最好的我们》《少年的你》等抗衡。但不尽人意的是,《X战警》未能先下一城,反被《最好的我们》逆袭登顶。所以6月票仓是否太平,还得看后来者的表现,最受瞩目的,自然是《蜘蛛侠:英雄远征》。



6月27日《少年的你》入场,国产电影对标好莱坞影片。7月5日,《八佰》上映,主旋律题材、燃情巨制等等元素使这部电影蕴含着强大的爆发力,7月成败,在此一搏。7月12港片《扫毒2》来临,继《反贪风暴4》的惊喜之后,也许香港电影仍有嚼头。7月中下旬上映的电影,虽然没有大制作,但却走小而精的路子。比如徐浩峰指导的电影《刀背藏身》和邓超导演的《银河补习班》。徐浩峰一向坚持“去奇观化”与叙事革新的表达手段,注重构筑武侠精神意蕴,在中国的武侠片中自成一派,有一定的粉丝基础。8月伊始,以《诛仙》《全职高手》等为代表的IP制作开始入场,国产科幻大片《上海堡垒》也跃跃欲试。但IP加持不等于稳操胜券,国产科幻巨制的市场前景也充满变数,这些仍要依靠影片内在核心竞争力所驱动



结语


总体而言,2019年暑期档,出现类似《战狼2》和《流量地球》爆款的可能性并不大,从整体而言也难以较去年174亿票房的体量再有大的增幅。但在一些重量级影片的加持和原创内容的催生下,其最终成绩也将保持一定的平稳状态。影视行业寒冬的大背景下,2019年暑期档注定会逆风而行,但结果到底是逆风翻盘还是扶摇而下,还需静待影片的表现。


附件:2011~2018年暑期档电影票房排名

△ 2011年暑期档票房排名


△ 2012年暑期档票房排名


△ 2013年暑期档票房排名


△ 2014年暑期档票房排名


△ 2015年暑期档票房排名


△ 2016年暑期档票房排名


△ 2017年暑期档票房排名


△ 2018年暑期档票房排名



//主题阅读//

//推荐阅读//



点击“阅读全文”,加入文化产业评论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